个人社会学视角下的世界与中国 —— 一个平民的独白 — 谨防影子政府

梦园呓语

14.4 谨防影子政府

美国有 Shadow Government(影子政府),或曰 Deep state(深层国家),现在基本上是易得认识。笔者甚至怀疑 New World Order(新世界秩序,各国顶层资本和政府权力精英组成的幕后世界政府)到底是阴谋论还是现实⋯⋯

世界各主要经济国普遍持续超发货币,制造货币炸弹摧毁之前的货币;寅吃卯粮的丧失理性,进行着 “击鼓传花” 和 “只要我跑得比你快” 的庞氏骗局金融游戏;为了躲避 1929 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危机而持续吹大泡沫、给未来装填炸药;为 “大到不能倒” 甚至 “大到不能判刑” 的金融资本造血输血;人民在超发货币中不停交着铸币暗税⋯⋯暂时的胜利者只有财富分化日益严重下越来越富的顶级富人阶层。当然,他们现在也面对天威难测的大变局。(见 [116][119]、 8.2  节 希拉里邮件门事件

结合新自由主义批判说法,影子政府应是金融精英和权力贵族的合体,以政府透支于公共债务并做私人贷款的催债机构,来使自己的财富得以增长。

读者们应该比较熟悉日本和韩国 “ 财阀 ” 一词,其实财阀即 康采恩垄断集团 。康采恩以其金融垄断机构为核心或直接设为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多行业领域中的企业,往往涉及各行业全链条或主要部分,实现横向纵向的全面垄断,为金融中心服务,获取超额利润。

中国也有自己的康采恩,如一些 IT 集团(这很可能也只是显露出的冰山一角)。2020 年 7 月 15 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运营主体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企业名称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 10 月 24 日,马云在上海第三届外滩峰会上发表一番惊世骇俗的演讲,笔者认为其深层目的在于欲让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一 “科技公司” 取代央行货币的四大职能 —— 价值尺度、流通、贮藏、支付手段;欲要超高杠杆、无节制发展金融信用;消泯国家金融监管职能乃至世界金融监管体系!

传统的金融公司都受到巴塞尔协议的限制,可是蚂蚁科技通过将自己 “包装” 成科技公司绕过了监管,并且依托其行业垄断地位,大数据红利等获得了传统金融公司无法得到的超额利润。一旦蚂蚁科技集团出现金融风险而国家不得不出手救助,就意味着让全体国民被动帮它分担和承受风险损失。

2021 年 4 月 10 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处以行政处罚,并处以 182.28 亿元人民币。2021 年 7 月 7 日,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 71.23 亿元罚款,并关停其旗下的 “相互宝” 业务。两次巨额罚款之后,阿里股票大涨,资本市场认为其 “ 利空出尽 ”,信心回升⋯⋯在其演讲和事后处罚上,我们都可以直观感受到金融垄断资本的强势地位和野蛮狂妄。

中国体量太大,营养太丰富,国外反动势力意图阴谋颠覆中国之心未曾停歇。在当今残酷的世界政治竞技场中,一个伤痛的中国将被诸多国家、甚至本国买办 —— 金融精英和腐败权力贵族群拥而上,饕餮而食,渣骨不剩,万劫不复。不了解当前世界政治这一残酷性,要么是幼稚无知,要么是包藏祸心,望大家明鉴,莫要让亲者痛、仇者快。我们砥砺前行吧。

党和国家一定要深刻理解并运用好习总书记所说 “人民监督”“自我革命” 两种武器,一定谨防影子政府的产生,或者与已经产生的影子政府开展艰苦卓绝斗争。影子政府总的意图是相通的 —— 侵蚀中国国力和民生,借此满足自己对资本增殖的无限贪欲。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 [1] 孟繁瑜, 刘红海. 城市化过程中的贫民窟问题 [J / OL]. 中国城市报, 2015 (07)(2015-07-06). http://paper.people.com.cn/zgcsb/html/2015-07/06/content_1584683.htm (引用页: 2.1).

  • [2] UN - HABITAT. World Cities Report 2016: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 Emerging Futures [M]. United Nations, 2016 (引用页: 2.1).

  • [3] 马克思 卡, 恩格斯 弗.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三卷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引用页: 3.1, 9.2, 9.8.2, 11.2.4).

  • [4] 臧峰宇.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研究读本 [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引用页: 3.1, 7.3).

  • [5] 张笑夷. 列斐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研究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引用页: 3.2, 9.8.2).

  • [6] HARVEY D. Rebel cities: From the right to the city to the urban revolution [M]. Verso books, 2012 (引用页: 3.3).

  • [7] 人权 [EB / O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BA%E6%9D%83 (引用页: ).

  • [8] 如何看待北京医生辞职去阿富汗参加无国界医生?[EB / O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835987 (引用页: 4.1).

  • [9] 丽水市教育局. 《朗读者》首期特邀嘉宾蒋励 [EB / OL]. http://www.sohu.com/a/127492681_387142 (引用页: 4.1).

  • [10] 邱仁宗. 一本医学家、遗传学家、决策者和立法者必读的书: 读《从 “安乐死” 到最终解决》[J]. 医学与哲学, 2002, 23 (5): 61-63 (引用页: 4.2).

  • [11] WHITE M. Necrometrics: Death Tolls across history[EB/OL]. http://necrometrics.com/all20c.htm (引用页: 4.4).

  • [12] 易江波. 人相食”:中国史中的一个固有表述及其法理 [J]. 人大法律评论, 2015, 2 (引用页: 4.5).

  • [13] 郑麒来. 中国古代的食人: 人吃人行为透视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引用页: 4.5).

  • [14] 丁赛尔. 国际劳工实践标准将对我国企业构成潜在威胁 [N]. 2011-11-18 (003) (引用页: 5.1).

  • [15] ” 新生代” ilabour 课题组. 富士康最新工资、工时与生产管理调研 [J]. 政治经济学报, 2015, 4: 97-132 (引用页: 5.1).

  • [16] 中国网. 华为买断工龄终辟谣专家指其行为 “双输”[EB / OL]. (2007-11-08). http://www.china.com.cn/tech/txt/2007-11/08/content_9196708.htm (引用页: 5.2).

  • [17] 瞭望东方周刊. 华为:“自愿” 的奋斗者协议 [EB / OL]. (2010-09-21). http://focus.news.163.com/10/0921/15/6H460OOP00011SM9.html (引用页: 5.2).

  • [18] 钛媒体. 58 同城要实行 “996 工作制” 了,姚劲波微博正被员工攻陷 [EB / OL]. 钛媒体. (2016-09-02). http://www.tmtpost.com/2453930.html (引用页: 5.2).

  • [19] 滴滴北京. 滴滴大数据| 2016 年最 “狠” 公司大揭秘 [EB / OL]. 滴滴北京. 2016.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jAyODM0NQ==&mid=2650506049&idx=2&sn=38698a2abe64348969f064704c62ae02 (引用页: 5.2).

  • [20] 陈日华. 19 世纪英国对工厂制度的规制: 实践与立法 [J]. 贵州社会科学, 2014 (引用页: 5.3).

  • [21] 马克思 卡. 资本论: 第一卷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引用页: 5.3, 5.4, 5.5).

  • [22] 马克思 卡. 资本论: 第三卷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引用页: 5.4).

  • [23] Foxconn[EB/OL]. Wikipide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xconn (引用页: 5.5).

  • [24] 刘绪贻. 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 [J]. 美国研究, 1991 (1): 70-92 (引用页: ).

  • [25] 王小鲁. 美国大萧条与新政再思考 [J]. 比较, 2020 (2) (引用页: , , 6.1).

  • [26] 张世明. 经济法学的经济学基础探讨 [J]. 经济法学评论, 2001, 1: 349-389 (引用页: ).

  • [27] 列宁. 列宁全集: 第 29 卷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人民出版社, 2017 (引用页: 6.1).

  • [28] JAHAN S, MAHMUD A S, PAPAGEORGIOU C. What is Keynesian economics [J].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4, 51 (3): 53-54 (引用页: 6.2).

  • [29] 李小科. 澄清被混用的 “新自由主义” , 2006 (01): 56-62 (引用页: 6.3, 7.2).

  • [30] 林光彬, 张蔚. 新自由主义研究综述与研究新思路 [J]. 教学与研究, 2005 (05): 55-62 (引用页: 7.1).

  • [31] 哈维 大. 新自由主义简史 [M]. 王钦,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引用页: 7.2-7.2).

  • [32] 哈曼 克. 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研究的反思(上)[J]. 国外理论动态, 2008 (09): 6-12 (引用页: 7.3).

  • [33] 哈曼 克. 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研究的反思(下)[J]. 国外理论动态, 2008 (10): 27-32 (引用页: 7.3).

  • [34] 马克思 卡, 恩格斯 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6 卷上册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引用页: 9.2).

  • [35]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M]. 范扬, 张企泰,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引用页: 9.2).

  • [36] 马克思 卡, 恩格斯 弗.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一卷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引用页: 9.2, 13.7).

  • [37] 文德尔班. 哲学史教程 [M]. 罗达仁,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引用页: 9.2).

  • [38] 刘建国, 马龙闪. 马克思的预言与俄国村社的历史命运: 对马克思与民粹派通信的解读 [J]. 2011 (05): 26-29 (引用页: 9.2, 9.4).

  • [39] 李静. 杜冈 - 巴拉诺夫斯基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影响 [D]. 云南: 云南大学, 2011 (引用页: 9.3).

  • [40] HOWARD M C, KING J E. A history of Marxian economics: 1883-1929 [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引用页: 9.3, 9.4, 9.4, 9.5, 9.8.1).

  • [41] 沈志华.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引用页: 9.4, 9.4, 9.5, 9.7).

  • [42] 王游.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关于护国主义问题的论战 [EB / OL]. 中国俄欧亚研究网. (2014-07-15). http://euroasia.cssn.cn/cbw/cbw_wzsf/201407/t20140715_1781855.shtml (引用页: 9.4).

  • [43] 列宁. 列宁全集: 第 42 卷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人民出版社, 1985 (引用页: 9.5).

  • [44] 列宁. 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人民出版社, 2009 (引用页: 9.5).

  • [45] 闫永飞. 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引用页: 9.6, 9.6).

  • [46] 闻一. “路标转换派” 回俄后的命运 [EB / OL]. (2016-08-26). http://cul.qq.com/a/20160826/005126.htm (引用页: 9.6).

  • [4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 第二分册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4 (引用页: 9.6).

  • [48] 布哈林. 布哈林文选: 上册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1 (引用页: 9.6).

  • [49] 布哈林. 布哈林文选: 中册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1 (引用页: 9.6).

  • [50] 布哈林. 斯大林全集: 第 11 卷 [M]. 苏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院,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5 (引用页: 9.6).

  • [51] 徐隆彬. 对苏联全盘集体化时期富农迁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4 (06): 67-78 (引用页: 9.7).

  • [52] 李燕. 乌克兰 “大饥荒”:不仅是个历史真相问题: 兼析历史问题的政治化 [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2 (01): 69-77 (引用页: 9.7).

  • [53] 霍华德 M C, KING J E.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 1929-1990 [M]. 顾海良, 张新, 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引用页: 9.7).

  • [5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 第四分册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7 (引用页: 9.7).

  • [55] 黄立茀.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苏联社会 [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引用页: 9.7).

  • [56] 吴恩远. 苏联 “大清洗” 问题争辩的症结及意义 [J]. 历史研究, 2006 (06): 167-179 (引用页: 9.7).

  • [57] 陈新田. 列宁 “美国式道路” 思想述论 [J]. 社会科学论坛, 2005 (06): 4-6 (引用页: 9.8.1).

  • [58] 亨利・列斐伏尔. 资本主义的幸存 [M]. 米兰,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4 (引用页: 9.8.2).

  • [59] 王晓玲. 中国医疗市场政府管制的历史演进及制度反思 [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2 (03): 113-119 (引用页: 11.1).

  • [60] 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M].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8 (引用页: 11.1, 11.1, 11.2.3, 11.2.4, 11.2.5, 12.5.1).

  • [61] 黄宗智.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2 (引用页: 11.1).

  • [62] 鄢一龙, 胡鞍钢. 中国十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情况回顾 [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27 (4): 35-45 + 158 (引用页: 11.1, 11.2.4, 12.4).

  • [63] 胡安全.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进 [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7, 24: 41-49 + 126 (引用页: 11.2.1).

  • [64] 周飞舟, 谭飞智. 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引用页: 11.2.1, 11.2.1, 12.9.2, 13.2.1, 13.2.2, 13.3.5, 13.3.7, 13.3.8, 13.3.8).

  • [65] 周雪光.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一个组织学研究 [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引用页: 11.2.1).

  • [66] 温铁军. 八次危机: 中国的真实经验 1949–2009 [J]. 2013 (引用页: 11.2.1).

  • [67] 宋霖. 张恺帆 “反党联盟” 案考辨 [J].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0 (05): 12-20 (引用页: 11.2.5).

  • [68] 宋霖. 张恺帆在 1959 年 [J]. 炎黄春秋, 2012 (08): 65-71 (引用页: 11.2.5, 11.2.5).

  • [69] 陈者香. 安徽六十年代的 “” 责任田与七十年代的 “大包干”[J]. 百年潮, 2010 (12): 55-59 (引用页: 11.2.5).

  • [70] 张恺帆. 张恺帆回忆录 [M]. Ed. by 宋霖. With a comment. by 宋霖, 刘思祥.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 (引用页: 11.2.5).

  • [7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安徽省志・人口志 [M].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5 (引用页: 11.2.5, 11.2.5).

  • [72] 姚宏志. 1959~1961 年安徽灾荒的差异性分析 [J].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3 (02): 37-41 (引用页: 11.2.5).

  • [73] 邓敬雷. 取消户籍制度,推动全面改革 [EB / OL]. 中国改革论坛. (2015-05-10). http://www.chinareform.org.cn/society/huji/Report/201303/t20130325_163484.htm (引用页: 11.2.6).

  • [74] 李若建. 困难时期的精简职工与下放城镇居民 [J]. 社会学研究, 2001 (06): 31-42 (引用页: 11.2.6).

  • [75] 朱佳木. 谈谈陈云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思考 [J]. 党的文献, 2000: 8-20 (引用页: 12.2, 12.4).

  • [76] 王传东. “洋跃进” 问题探析 [D]. 中共中央党校, 2009 (引用页: 12.4, 12.4).

  • [77] 赵紫阳. 改革历程: 完整录音还原历史 [M]. 香港: 新世纪出版社, 2009 (引用页: 12.4).

  • [78] 陶昌盛. 中国粮食定价机制研究 [D]. 复旦大学, 2004 (引用页: 12.5.1, 12.5.2).

  • , 2018, 45: 23-29 (引用页: [79] 胡小平, 范传棋, 高洪洋.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粮食价格调控的回顾与展望 [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href="53.html#main-autopage-296">12.5.2, 12.5.2).

  • [80] 王德文, 黄季焜.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双轨过渡与双轨终结 [J]. 改革, 2001: 99-106 (引用页: 12.5.2, 13.1.3).

  • [81] 卢迈. 实行 “保量保价” 的双轨制: 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J]. 改革, 1997: 54-57 (引用页: 12.5.2, 13.1.1).

  • [82] 汪晖. 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J]. 文艺争鸣, 1998 (06): 6-21 (引用页: 12.5.2).

  • [83] 袁方. 中国就业问题和劳动制度改革 [J]. 社会学研究, 1992: 1-5 (引用页: 12.7.3).

  • [84] 张曙光. 中国经济学风云史: 经济研究所 60 年(上卷(II))[M]. 新加坡: 八方文化创作室, 2017 (引用页: 12.7.4, 12.7.5, 12.7.5, 12.7.5, 12.8.2-12.8.2, 12.8.2, 13.2.1, 13.2.1).

  • [85] 汪强. 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中共中央党校, 2012 (引用页: 12.7.5, 12.8.2).

  • [86] 杨继绳. 价格改革: 经济改革中的一步险棋 [J]. 炎黄春秋, 2009: 18-23 (引用页: 12.7.5, 12.7.5).

  • [87] 姚洋. 作为一种分配正义原则的帕累托改进 [J]. 学术月刊, 2016: 44-54 (引用页: 12.7.5).

  • : 实践的可行性和内在的保守性 [J]. 学术月刊, 2011: 82-90 (引用页: 12.7.5). [88] 朱富强. 帕累托改进原则能否应用于社会改革?

  • [89] 宋圭武. “帕累托最优” 质疑 [J]. 甘肃理论学刊, 2008: 67-69 (引用页: 12.7.5).

  • [90] 杨帆. 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研究 [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5: 59-64 (引用页: 12.8.2, 12.8.2).

  • [91] 管涛. 四次人民币汇改的经验与启示 [J]. 金融论坛, 2017: 3-8 + 18 (引用页: 12.8.2).

  • [92] 邵宇, 陈达飞. 流动性经济学|人民币汇率 70 年:汇率并轨的始末与纠结 [EB / OL]. 澎湃新闻・澎湃商学院. 2019.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033359 (引用页: 12.8.2, 12.8.2).

  • [93] 赵燕菁. 大崛起: 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 (引用页: 12.8.2, 12.10, 13.3.4, 13.7).

  • [94] 刘尚希. 财政改革四十年的深层逻辑 [N / OL]. 经济日报, 2018-09-20 (14). http://views.ce.cn/view/ent/201809/20/t20180920_30347369.shtml (引用页: 12.9.1).

  • [95] 中国工业信息网. 改革开放三十年纪事:试行 “拨改贷”[EB / OL]. 中国改革信息库. (2008-09-16). http://www.reformdata.org/2008/0916/23089.shtml (引用页: 12.9.1, 12.9.4, 12.9.4).

  • [96] 马骏.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 [J]. 当代中国研究, 1995 (引用页: 12.9.3, 13.2.1).

  • : 经济转型中企业投融资方式的变迁 (1978—2015)[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6 (03): 5-15 (引用页: [97] 董志凯. 由 “拨改贷” 到 “债转股” href="57.html#main-autopage-380">12.9.4).

  • [98] 林毅夫, 李志赟. 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 [J]. 经济学, 2005: 913-936 (引用页: 12.9.4).

  • [99] 卢锋. 三次粮食过剩(1984-1998): 我国粮食流通政策演变的备择解释 [R]. 讨论稿.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999 (引用页: 13.1.1).

  • [100] 温铁军. 中国 50 年来 6 次粮食供求波动分析 [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7-9 (引用页: 13.1.1).

  • , 2001, 1 (1): 171-192 (引用页: 13.1.2). [101] 王小鲁. 中国粮食市场的波动与政府干预 [J]. 经济学(季刊)

  • [102] 曹宝明. 中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进程分析 [J]. 江苏社会科学, 2001: 23-30 (引用页: 13.1.3, 13.1.3).

  • [103] 魏赤娅, 孙杰. 坚定不移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N]. 科技与经济画报, 1998 (引用页: 13.1.3).

  • [104] 邓大才. 粮改 30 年:农民、市场与国家的博弈与利益重构 [EB / OL]. 中国改革论坛. (2015-03-19). http://www.chinareform.org.cn/Economy/Agriculture/Practice/201503/t20150320_220991.htm (引用页: 13.1.3, 13.1.4).

  • [105] 兰小欢.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引用页: 13.2.1, 13.2.2, 13.2.2, 13.3.7).

  • [106] 江大桥. 我们地方没钱: 分税制改革下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EB / OL]. 格隆汇. https://www.gelonghui.com/p/173177 (引用页: 13.2.1).

  • [107] 曾晟.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二元财政结构研究 [D].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引用页: 13.2.1).

  • [108] 贾康, 白景明. 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 经济改革中的一步险棋 [J]. 经济研究, 2002: 3-9 (引用页: 13.2.2).

  • [109] 王振霞.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 40 年: 回顾与反思 [J]. 财经智库, 2018, 3: 128-136 + 144. DOI: 10.20032/j.cnki.cn10-1359/f.2018.02.012 (引用页: 13.3.2).

  • [110] 张清勇. 纵向财政竞争、讨价还价与中央 —— 地方的土地收入分成 —— 对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土地收入的考察 [J].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8: 107-127 (引用页: 13.3.3).

  • [111] 袁一泓. 从沸腾到癫狂: 泡沫背后的中国房地产真相 [M].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11 (引用页: 13.3.5, 13.3.6, 13.3.7).

  • [112] 杨俊. 全面认识养老保险改革中的名义账户制度 [N]. 人民日报, 2015-03-02 (引用页: 13.3.6).

  • [113] 范剑勇. 四万亿如何改变了中国经济增长动力 [EB / OL].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018-11-16). https://econ.fudan.edu.cn/info/1024/3148.htm (引用页: 13.3.7).

  • [114] 汪晖, 陶然. 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 “浙江模式”—— 制度起源, 操作模式及其重要含义 [J]. 管理世界, 2009 (8): 39-52 (引用页: 13.3.8).

  • [115] 黄瑾, 陈红霞.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价 —— 基于文献综述 [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1 (引用页: 13.3.8).

  • [116] PIEPENBURG M, von GREYERZ E. Gold Matters: Real Solutions to Surreal Risks[M/OL]. Egon von Greyerz & Matthew Piepenburg, 2022. https://books.google.co.jp/books?id=GuwozwEACAAJ (引用页: 13.6, 14.4).

  • [117] 张文喜. 所有制与所有权正义: 马克思与 “亚当・斯密问题”[J]. 哲学研究, 2014 (4): 11-18 (引用页: 13.7).

  • [118] 沃夫冈・斯特里克. 资本主义将如何终结?[J]. 经济导刊, 2015: 84-92 (引用页: 14.1).

  • [119] STREECK W. How will capitalism end?: Essays on a failing system [M]. Verso Books, 2017 (引用页: 14.1,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