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园呓语
2.3 初见
笔者初入丁家庄时便因它表面的破败和杂乱而产生一种恐惧感。整个城中村除 20 余栋 6 层楼房以外,基本全是村民自建、层层加盖的三四层楼房,有的自建房已有些轻微倾斜,有的在房顶上再加装简易活动板房;各种样式的电线、网线、不明用途的线缆随意聚成一团团,与敞盖或无盖的配电箱、歪七扭八的电线杆纠结交织,这里似乎随时会演变为危房倒塌或大型火灾现场。笔者倒是未闻未见相关事故,或许是因户主和租户有一套自发自治管理的办法。
条条未经规划和硬化的水泥石板路路面也是蜿蜒曲折,纵横交错整个村落,笔者游历丁家庄数次之后才可不迷路。出租房基本都是单间,十几二十几户共用户主搭建的公共厕所,楼上住户冬天起夜时还要穿衣下楼,并不方便。村民们多是传统农民打扮,外来务工人员衣着也称不上光鲜亮丽。过往中国农村生活条件艰苦,重病患者、残障、丧失劳动能力的比例往往大于城市,而丁家庄这里边缘人的比例可能比传统农村还要高些。笔者有次刚要走出丁家庄时碰见村口一位 50 岁左右的男子坐在轮椅上斜着头,面无表情、眼神空洞,对周围不管不问地在晒太阳,或许是偏瘫。未过几秒,迎面又走来一个怯生生的 30 岁左右的男子。他提着午饭低头走来,看见我时便将整个身子直接旋转 180 度,定在原地背向我,不敢和我有一瞥眼的接触。当我正要和他擦肩而过时,这位男子又朝无人那侧 180 度急速转身,继续前行,他应有视线恐惧症或社交恐惧症等精神疾病吧。不过有路过的村民向他热情问候。
缺乏对居住人口的描写
未接触过城中村的人,初入丁家庄,很难不恐惧吧,毕竟这里像是随时随地会发生刑事案件一样。然而,这确实多虑了。房东们多会查看并登记租户身份信息,考察租户人品性格,周边人群间的关系也比高楼大厦上来得亲密一些。一只只小小的、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普通挂锁足以保证财物安全。不知怎的,当我在那不足 10 平的单间里住宿时,却比在现代小区高楼上居住更加平静和坦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