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会学视角下的世界与中国 —— 一个平民的独白 — 铸币税

梦园呓语

13.5 铸币税

在现代经济理论中, 铸币税多指货币发行者由于在货币发行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垄断权力(非完全竞争)而从货币发行中获得的利润,是一种隐形税收。 可以认为铸币税是通货膨胀税的一个子集。

简单举一闭环例子来说,假设市场总价值变化不大,流通货币 \( x \) 元。央行再发行货币 \( y \) 元,相应支出 \( y \) 元购买商品。长期市场流通循环后,市场价值不变,却已有 \( x+y \) 元货币,通货膨胀率 \( \sfrac {y}{x} \) ,货币贬值 \( \sfrac {y}{x+y} \) 。央行通过征税、债券等方式回收货币,但货币整体已贬值,此时央行赚取的并不是超发货币之初的 \( y \) 元,而是回落到 \( (1 - 货币贬值率)y \)

超发货币使货币贬值,原债务金额不变,但实际价值减少,实际购买力下降,相当于 债务缩水(比如政府公共债务),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这也是所谓 “借贷型增长” 的源泉。

可以这样来简单形象理解:央行依仗垄断权利向全民强制发行 无息债券 ,其中的 本应支付却未支付的债券利息 17 便是央行铸币暗税, 其实际收益与临期时长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越先使用这张债券的部门,越受益,例如政府、投资家、企业家、食利者等;不参与其中投资周转过程的部门,例如只是储蓄或拿死工资的普通人蒙受全部应付未付利息的损失。

央行《金融知识全民读本》:

通货膨胀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总是 “劫贫济富”,让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严重时还会引发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剧烈动荡。

劫贫济富,这其实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至今的固有滥觞。这也本属权力的语义范畴 —— 影响和掌控他人的力量。

以下为张怀清几篇论文的摘选:

不仅金属铸币、中央银行货币的发行产生铸币税,商业银行由于在存款市场具有垄断而获得的利润也可看作是铸币税。不仅如此,还有诸如政府债券铸币税(bond seigniorage)等形式的铸币税。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完善和金融产品的丰富,微观经济单位对中央银行纸币的需求呈现相对减少趋势,不仅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正在发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中央银行纸币的货币,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产品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中央银行纸币和商业银行负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曾于 1998 年分别考察了欧洲和北美等 21 个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等 79 个发展中国家,得出结论: 1980–1995 年期间,发展中国家铸币税收占 GDP 的比重平均在 1.4%–3% 之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平均在 0.64% 左右的水平。而中国在同一时期,铸币税占 GDP 的比重平均为 6.52%(Massonetal,1998),除了少数几个发生过超级通货膨胀的国家之外,已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不同的学者利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估计有所差异,谢平 (1994) 按照基础货币增量的算法,得出我国 1986–1993 年之间,政府每年得到的货币发行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 5.4%;易纲 (1996) 得出 1978–1992 年真实铸币收入平均占 GNP 的 3% 左右;周立 (2003) 认为 1984–1996 年期间的大部分年份的真实铸币收入占 GDP 的 5%–7%,1993 年和 1996 年达到 8.5%。但无论是哪一种算法得出的结果都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0.64%,也在很大程度上超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1.4%–3%。

另外本国货币如能作为国际货币使用,自然也可向其他国家收取铸币税。人民币国际化还任重道远,较多采用货币互换方式,能收取的国际铸币税较少。根据人行《2023 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2023 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国际化综合指数为 3.26,同比上升 10.2 同期,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国际化指数分别为 57.68、22.27、7.66 和 5.48。

2022 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 42.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1%。其中,实收 20.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9%;实付 2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5%, 收付比为 1:1

读者如有意,可加入商业银行存贷铸币税、互联网金融公司铸币税等论述。

17  具体论述可见张怀清论文《人民银行铸币税的测算和运用: 1986–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