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至十月革命的俄国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绝大多数东方国家不具有被马克思称为资本主义曙光的种种有利条件(即地理环境、金矿、奴隶贸易、殖民地等),相反却普遍受到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排挤和剥削(它们是作为被剥夺者而纳入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这一客观原因外,更主要的则在于东方社会自身的历史条件。

俄国是一个带有半亚洲式的落后沙皇专制下的小农国家,他的农业国性质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使其受马克思影响较深,对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笔者按:尤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对农民的极强压迫剥削)带有较大恐惧。。

1917年之前,作为社会主义必要的前提条件,一个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是无论如何也不可避免的。所有的非农民政党都赞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认为它是落后的沙皇俄国唯一可能的革命形式。

晚年马克思将重心放在了政治实践上,尤其关注俄国革命和亚细亚生产方式。

早期的民粹主义者,希望借助俄国"农村公社"集体化不同于西方的个人特质,实行土地国有化,试图不经过资本主义发达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与晚年马克思、恩格斯有过直接的交流。晚年马克思抛弃了早先必然由无产阶级带领走向共产主义的想法,转而思考农民和知识分子结盟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1]

"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普列汉诺夫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批判民粹主义者,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历史前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针对如何尽快过渡到社会主义,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阶段论"。其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无产阶级成立独立政治组织保护自己利益,并与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如果在这一进程中资产阶级抵制无产阶级,已经壮大的无产阶级将进行夺权斗争。

笔者认为可以将《1883-1929》的评价可以总结如下,两阶段论的缺陷在于它匮乏阶级动力学,过于重视政治而忽视了经济,忽视俄国落后资产阶级革命意向并没有这么强烈,甚至因为落后而依附于旧有沙皇专制统治阶级。而无产阶级又如何去接受并超越第一阶段中的实际从属地位呢?

普列汉诺夫将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所有理念称为"代数学",将这些人中所产生的派系、理论差别称为"算术",从而将社会民主党、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和民粹主义政党社会革命党在1917年前长期求同存异地联系在一起。

继承普列汉诺夫衣钵的孟什维克,在演化过程中于1905年走向了削弱无产阶级领导权,支持资产阶级领导权,社会主义政党对政府施加压力的道路。

早在1905年革命之后,孟什维克就逐渐形成了关于俄国未来革命的理论。他们认为,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里,革命的任务是为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开辟道路。而既然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那么就应该由资产阶级来领导,来掌握政权。社会主义政党将实行对资产阶级政府施加压力的政策,以争取实现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要求,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二月革命中,孟什维克实践了这一理论,认为立宪民主党是"最有资格执政的民主派"。政权应该集中在由自由主义政党的代表组织的政府手中。至于社会革命党,1905年革命的结局使它得出了与孟什维克类似的结论。在二月革命中,社会革命党人起先是尽量避免掌握权力,继而又同孟什维克一起,与立宪民主党实行合作。

列宁在不同时期吸收了不同派别学说,对于社会现实变化极为敏感,并在政治表现上极为果决。针对右倾资本主义思想,列宁提出激进的"工农民主专政"。托洛茨基提出了更为激进的"不断革命论",倡导"资产阶级革命嵌入社会主义革命",在阶级动力学和一系列先知色彩的预测上表现突出,在1917年与列宁走到了一起。两者均提出联合农民的具体纲领,列宁在1914年起就采取了"革命失败主义"------"这次战争是帝国主义之间因分赃不均而爆发的,战争并不符合工人的利益,无产阶级只是在给资产阶级白白充当炮灰而已,因此,应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乘机推翻本国资产阶级政权。"[2]如果用更直接的话语来描述,那就是将帝国主义战争失败的压力转变为国内工农无产阶级的动力和能量。与主张"护国战争"的绝对多数社会革命党、立宪自由派和孟什维克相反,列宁的和平政策赢得了相当的民心和军心。

1917年的俄国,形势复杂、风云变幻、历史吊诡,甚至难以用常识和理智去理解。而列宁在二月革命后一系列操作在党内党外均以小博大,以少博多,勇猛似莽夫,或许还要加上运气,如果不考虑正义和后果,列宁确实称得上是数次力挽狂澜。这段历史建议直接观看《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1918年1月5日下午4点布尔什维克十月底在彼得格勒武装夺权后成立政权。但即使如此,布尔什维克在11月12日选举出的立宪会议代表名单中,仍然只占据\(\mathbf{24\%}\)的份额。这使布尔什维克更加意识到自己无法在立宪会议中占据主导地位,于是继续采取一系列断然措施,甚至逮捕与会代表。1月5日下午4点立宪会议召开,1月6日凌晨4点与会代表被驱离,当天宣布解散......1月10日,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并取代了立宪会议的职能,通过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

没有充分理由相信列宁是一个投机机会主义者,或是窃国犯。相反,列宁始终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站在列宁视角来看,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立刻夺取政权,那么俄国革命的胜利果实必然是直接送入资产阶级政权之手,所谓起监督权的社会主义成分只能越来越稀薄,如此绝不会出现普列汉诺夫所说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十月革命之后到新经济政策

依《1883-1929》一书,

面对 1917年以后的困难,布尔什维克完全可能没有任何社会主义式的解决方法,这也许是我们在理解共产主义经济学具有的理论上的不稳定和冲突的特征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革命政权继承了一个濒临崩溃的经济。 1914年后成年男性人口中的三分之一,被动员起来参与到战争中,落后的俄国经济已经极其脆弱,很难承受一场全面的战争。革命和内战更是毁灭性的。假设 1913 年工业产出指数为 100, 1917 年下降到 75, 1921 年为 31,而农业生产在 1917 年下降为90,四年后 下降到60。在俄国内战期间,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下,俄国的对外贸易事实上几乎完全中止。随后的复苏十分迅速,工业和农业指数在 1928年分别上 升到 133 和 125。然而,将 1913  1928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俄国仍然远远落 后于西方。与 1870 年至 1913 年2.5% 的年增长率相比,这一时期的年产出增长率 只有极低的0.8%,前一个时期人口的年增长率为 0.9%,但在 1913 年后下降 到 0.3%。

《1881-1929》将苏联在1917年革命成功后到1929年之间的苏联经济史分为了三个不同的过渡阶段,笔者沿用这种划分,并将其与其他参考文献中的有关内容批判整合如 下:

  1. 1917年10月到1918年6月:农民夺取了土地,但却是以传统公社原则进行了重新分配,使新政府颁布的正式的土地国有化法令成为多余,并降低了生产率。实行的少数工业国有化大多是地方行为,并实行了"工人控制",私人资本家受工厂委员会和当地布尔什维克官员监督。列宁将其描述为和公社国家结合的"国家资本主义"。

    列宁在《论"左派"幼稚病和小资产阶级性》中,对更为激进要求全面社会主义的"左派"进行了批判。笔者将列宁批判"左派"的观点按自己理解整理如下:

    1. 俄帝国主义时代,采取投降主义,是因为这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间的战争。如果此时支持战争则会有利于帝国主义,损害社会主义发展。"1917年10月25日以后我们是护国派......必须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列宁在1917年前的政治功利性。

    2. 进一步完全打倒资产阶级和彻底消除怠工的政策是幼稚的。之前采取这措施是出于在政治局面中占据主导地位,掌权后所面临的则是现实状况,身为执政党要贴合实际,采取过渡策略。

    3. 列宁在多方面论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必要性,苏俄"计划"特征也初具雏形。

      "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将极其可靠地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而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不采取国家资本主义,那么小农国家内占优势的小资产阶级投机商(尤其是投机粮食)将既与国家资本主义作斗争,也将于社会主义作斗争。

      在工农领导和监督下的国家资本主义,通过正确计算和分配将为一种保障。应仿效德国国家资本主义

      如果德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那么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将不需面对大的困难。如果德国革命不胜利,"如果德国革命迟迟不"诞生",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学习德国人的国家资本主义,全力仿效这种国家资本主义,要不惜采用独裁的方法加紧仿效,甚于当年的彼得"。

  2. 1918年6月到1921年初:国有化和紧缩经济。为应对协约国和国内白军武装压力,实行战时共产主义试图征收农民全部剩余价值,先恢复工业。1921年,苏联爆发大饥荒,仅1921年爆发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工业也处于瘫痪状态[^2]。取消了公用事业、住房、铁路交通和基本食物配给的收费。工业品不通过货币而是进行直接配置,工资以实物发放,对城市劳动力实行军事纪律工人阶级的自治从属于等级制的控制。对反革命分子实施"红色恐怖"。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认为战时共产主义初始时具有政治、战时经济的客观合理性。但是随后的军事管制则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次失败的主观尝试

    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我们遭受的任何失败都要严重得多,危险得多。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本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 务。

  3. 1921年初:列宁得出结论,"要么是经济政策的根本改变,要么是他的政府被暴力推翻"。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将这一阶段视为"过渡性的混合体制",并认为"现在我们处于必须再后退一些的境地,不仅要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而且要退到由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 通。" 。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这里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否允许引进市场机制。

    恢复了农民对于农业剩余交易的权力,将征收余粮改为粮食税。商业、农业可以雇佣劳工。对中小手工业企业实行非国有化大力发展合作社,把企业交付租赁。鼓励合资企业和敦促共产主义者"学会贸易"。保留国有工业尤其是大工业的控制而不松手。辛迪加、托拉斯涌现。恢复商品、货币、市场、价值、金融机制。允许私人资本,联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中,列宁说"正如所预料的那样,私人资本并没有投入生产(因为现在全部工业的\(\sfrac{9}{10}\)是掌握在国家手中),而投入了商业。"中后期逐步加强对私人资本和富农的打压,逐步加强国家计划职能和集中化。

    一个新资产阶级"耐普曼"产生了,列宁采取了利用且限制的态度,至30年代左右斯大林消除了耐普曼。[^3]1923年,因国家对工、农产品价格的调控过度,爆发"剪刀差危机",工业品相对于农产品来说过高,富农、投机商利用这一政策作为工农中间商赚取差价,农民不愿在市场出售粮食。1927年末到1928年春又发生了"粮食危机","粮食罢工",农民藏起粮食,不愿把粮食交给国家,农产品供应不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