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的水货读后感
本书的不足
- 书中对于一些理论概念、代数公式介绍不足。鉴于本书是历史学性质,并且可能有篇幅限制,需要参考“参考文献”才能更好理解本书,这方面我力有不足,只好对本书浅尝辄止。
- 90年代至今30多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对世界各国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由于本书原版出版时间为1992年,自然会受到历史局限,对一些理论难以触及和深入。我个人认为,本书理论历史其实只论述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本书大概未对以下几个当代理论部份进行较好阐述:
本书对撒切尔新古典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新政只有极简短介绍,并且没有深入。
民族国家与全球化理论阐述不到位,对民族国家资本发展和全球化资本流动的内在张力——也包括垄断资本——抱持过于乐观想法。本书对于这方面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国家与全球化”之前的“不发达理论”部份,对日本80年代的经济迅猛发展过于乐观,1990年前后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点错误。考虑到本书第一卷中作者也将布哈林的民族国家与全球化思想拆散打碎。
在本书中难以找到金融资本方面的深刻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阐述的金融、信用资本,还有后来各派经济学家围绕金融资本的论述在本书中都鲜有提及。
“去工业化”理论匮乏。世界经济在近三十年经历了“去工业化”的历史巨变,如美国底特律、中国东北等地。而今时今日,第一部类——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又显现出了它的重要性,开始被各国重新拾起,又成为一种新课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未写完)
1929年美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大萧条没有如部份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者预想的那样,导致资本主义持续走低,面临崩溃。试图借助资本主义崩溃从而轻易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捷径”被现实证明是不可行的。
早先修正主义者考茨基等人说,马克思在原著中并没有提及资本主义“永久性危机”和“崩溃”理论,只是提到周而复始的危机,在此看来是正确的。但是马克思原著中确实也有试图借助资本主义走低来联合世界无产阶级的想法。
奥托·鲍威尔、尤金·瓦尔加、弗里德里克·波洛克对于萧条后的预测是正确的,国家经济权力提升、对经济生活各个方面进行干预。矛盾不能消除,只是被抑制。垄断资本、经济寡头、大农场主受益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随着工人分工、失业和市场分化等一系列因素,无产阶级失去独立性和力量,面临着越来越困难的局面。波洛克还有个论点很有意思“,它还必须阻止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唯恐增加工人闲暇时间会为‘批判性思维提供更多的空间,革命精神会由此发展起来’”。我联想到布哈林多年前的的一个论断(我记不清了,只能凭印象来说)——当前工人所要求的只是国家倾向于他们的改良,而不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或国家。
国家的管控作用在二战后仍然持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出于应对苏联的实际需要,经济整体,包括工人工资在此也获得了长久增长。马尔库塞认为这种应对,使西方国家整体“……不惜以牺牲宝贵的国家主权为代价。西方社会整体的压倒一切的利益改变了国家和阶级的利益。”。但是马尔库塞接受了阿诺德·汤因比对“内部”和“外部”无产阶级的区分。只有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无产阶级生活水平和政治影响力得到提升,作为“外部”的殖民地人民和国家中的少数民族群体没有什么变化。
保罗·斯威齐关于马克思著作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总结是清晰的。
保罗·斯威齐在 1942 年的一部著作中区分了两类危机:由于利润率下降而形成的危机和由于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而导致的危机。在斯威齐的论述中,每类危机又有两种明显的危机理论,共提出四种危机理论。利润率下降而形成的危机,是由于技术进步推动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快于剥削率增长造成的,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 3 卷中所强调的;或者是由于资本积累率提高过快导致失业大军枯竭和工资提高使剥削率下降造成的,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 1 卷和第 3 卷中所提示的。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而导致的危机,既可能源于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失调,也可能源于消费不足导致的总需求不足。这些理论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斯威齐本人赞成第二种理论 (用于解释短期波动) 和第四种理论 (作为解释长期停滞的理论),而否定第一和第三种看法。然而,这四种理论并不是完全孤立的……
经济危机理论实在是太多和太复杂,限于本人水平,不再继续论述。
苏联的发展
在第二卷中,没有提及斯大林思想发展的具体脉络,但结合第一卷可以较为容易得出苏联走了“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的大工业道路——限制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农业服务于工业,并实行集体化。倾力发展大工业,大工业的发展也将由国家引导反哺农业,带来集体农业的机械化。国家行政分配力量、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借此,本处于劣势的“后发”国家将凭借低廉人力成本和国家“命令型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变“后发”劣势为追赶先进国家的优势。
依照我个人看法,在这两卷书中,无一人可与杜冈-巴拉诺夫斯基比肩,除去理论,他既在现实经济上,也在现实政治上产生巨大影响力,创造出“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可以被其他国家学习推广,例如我国。
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工人和农民——特别是农民,工资低微,生活水平进展缓慢,总体阶级固化严重。国家命令型经济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很多方面落后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布命令的阶级成为特权阶级。流亡他国的托洛茨基私下表达过对国家力量的不信任,但并未集中阐述,我认为仍是政治功利性是主因。但是“后发”国家的现实性确实是一个不得不考量的问题。针对这种“真实存在的社会主义”模式在其他国家未成功实现飞跃,作者也提出了疑问。我个人认为可以在修正多布的理论后,得出结论,这种极权经济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受到资本自由潜能的制约。
本书对斯大林的批判很有看头:斯大林理论的高度没有办法与前人相比,多为借鉴前人,也集中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描述较少。但其对列宁的理解非常深刻,能用通俗的话语描述列宁著作,也能抓住托洛茨基等人理论上的缺点进行论战。他认为并希望利用帝国主义的分化来使苏联获得暂时和平,并通过大工业政策来解决俄国内部矛盾(这也包含着国家机器对国家内部的强力控制)。并且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只能以世界革命为保证。
1935年,斯大林宣称,苏联已经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扭曲和蜕变为国家意识形态。托洛茨基对苏联官僚统治进行了强烈批判,但他也认为官僚统治还没有颠覆无产阶级革命。作者认为,斯大林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希望建立一个官僚阶级,恰恰相反,他希望分裂官僚统治。
至于斯大林和之后的“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性质?我个人认同克利夫和沃勒斯坦的结论,即通过来自其他国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压力,一种间接的资本价值规律支配着苏维埃。苏维埃仍是“国家资本主义”。
尽管书中没有直接提出一个问题,但我认为在看完此书后,这个问题就自动浮现了出来:苏联崩溃的源头在哪里?是列宁在物质条件不成熟下的激进革命——并且党取代了阶级,还是斯大林独裁极权及国家大工业模式下暂时被遮蔽的一系列问题,还是赫鲁晓夫去斯大林化造成的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分化以及对斯大林的“背弃”,还是勃列日涅夫严重官僚化,还是戈尔巴乔夫的投降政策?即使前一代人有大的错误,那么后一代人能否通过特定政策去补救呢?我个人认为上一卷读后感中恩格斯的原话是要重视的,马克思的一段话也有类似含义。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框架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恩文集,第2卷,P59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主义中经受住考验的部分内容
资本的无政府性,资本主义真正的决定性目的只有增殖自身一个。希望资本主义给予工人不断增强的权力,及资本主义愈加富有理性和世界总体观,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接受一次次被嘲讽、打脸的命运。
无论是弱化社会还是单纯强调个人“理性”,均无法与非蜜月期、危机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和此时正面对生活困境的中底层阶级相称。
资本主义具有内在的和不可避免的周期性危机趋势。社会金字塔结构中,需要且必须人为制造数量巨多的底层阶级,不然资本发展无以为继,爆发生产过剩危机。
无视当前社会关系,试图从人性、人类本身,和由此产生的数理模型,无论冠以怎样的“马克思主义”头衔,如分析马克思主义中一些东西,其实是抛弃了马克思中最重要的“宏大”——社会现实的社会性。书中一句话似乎对此进行了含蓄的批评。
马克思主义发展中修正掉的部份
IIb奢侈品生产部门不影响一般利润率,在二十世纪早期由博特凯维茨通过三部类模型予以证明。斯拉法将其扩展到n部门模型证明了这一理论。
价值相对于价格不具备优先性。相反,他依托于价格。联合生产的n部门模型同样也是斯拉法予以证明。但是,这是在量上的阐述。价值的质,仍具有强劲意义,需要继承发展。
马克思的一些考量是基于社会的逻辑思考,而非如他所说是历史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历程中,相当多的重要理论也综合了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说建立在批判发展的道路上。其中很多理论家并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原教旨马克思主义要不得。
我个人与一些人的观点一致,即共产主义是一个目的论。如果当代人具备基本客观理性基础的话,几乎是显而易见的。不管其中与社会现实的结合有多少,这种结合是有限的,并不会达到这种有关伦理的“目的论”质的改变。
致敬
奥托·鲍威尔、莫里斯·多布、琼·罗宾逊、保罗·巴兰等诸多学者因在探索道路上不畏“主流”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但这没有使他们退缩。向他们致敬。
向被掩盖和淡化的“剑桥资本争论”致敬。向对这方面进行了相当多研究,并致力于将其中思想成果推介给中国、早逝的柳欣教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