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是大嘴中的大嘴,我还是想声明几点以避免无意义的麻烦。

1,我对国内摄影作品看的很少,只在这很有限的作品里选择几个摄影师对象来加以个人评价。

2,本系列所涉及到的人物称呼,均采用贵格会教派的规则,对人不加以尊称、头衔、地位的说明,均为直呼其名。相比于偶像,本系列更为专注于摄影作品本身。

3,我是非摄影专业人士,摄影于我是纯业余爱好,不必寻求我的个人身份信息,我们未曾见面相识也无任何过往纠纷。如当事人是在感到不爽,请告知我,我可以删帖 -__-。。

初学摄影时,在美术馆翻到了潘科所著《底片:探寻熟悉的陌生人》一书。里面主要述说了中国早期纪实摄影中陕西群体的情况,尤其着重于侯登科、胡武功两人的创作历程和对比。

为使读者可以轻松阅读本文而无需再借助其他书籍,我还是将《底片》一书中的部分内容再复述一下吧:

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股纪实摄影风潮,以地域特点划分大概有三个群体,北京群体、上海群体、陕西群体。无论在作品厚度,影响力度度还是持续时间长度上,陕西群体都是三个群体中最为突出的。而侯登科、胡武功是陕西群体中的领军者。

当时似乎流行结队拍摄,同一个画面,三五好友成群结队一块去采风拍摄。(哈哈,老法师的起源吗?)因为同一题材两三人一起拍摄,导致画面相似,作品发表时间先后也就常常成了摄影师们的矛盾点。-___-

侯登科的代表作是《麦客》

01.jpg
02.jpg
03.jpg

《麦客》中最出名的照片是下面这一张 走镰:

00.jpg

根据《底片》一书和侯登科前后作品我觉得可以有几方面启示:

1,西方著名摄影师XXX(忘了是谁),对侯登科等人对复杂场景下构图能力不足的批评,超过了当时人们的认知——人群嘛,大差不差拍下来就可以了。这个批评给当时侯登科等人上了一课。

2,《摄影大师对话录》对侯登科造成了较大影响。(这书不厚很有料,推荐)侯登科从中看到摄影的一个特点——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的——时空切片。一张静态平面的照片,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前后皆无,导致本身说明解释能力都很弱。这个特点表面看来是很大的缺点,极大影响摄影本身所能达到的高度。为弥补或者变废为宝,侯登科想走西方已经流行开来的非叙事性图片路线。

3,我个人觉得,叙事与否倒不是特别关键。关键在于麦客后侯登科不想再拍走镰那种风格的照片了。^_^。《麦客》中走镰风格的照片还有

04.jpg
05.jpg

这种走镰似的影像对中下层阶级过于人为的美化使其本身变得虚伪造作和丧失纪实本身的力量。我在写Sebastião Salgado时对此有过详细的描述,可以移步观看。

侯登科发现了这种造作,并着力改变,他在今后的《四方城》及其他作品中较大篇幅的突出时空环境的作用。

06.jpg

走镰只是侯登科摄影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但不是制高点。这张照片成为大众媒体宣传的侯登科代表作,最是广为流传,我想侯登科如果泉下有知,也会有种憋屈吧。

联系国内摄影事件,我觉得更为憋屈的应该是法国摄影师Patrick Zachmann吧。他花了四十多年拍摄中港台同胞,海外侨胞,而其在国内某大学或某美术馆的个人展览封面主题照片,是他给巩俐或者张国荣拍摄的一张电影大头剧照。

侯登科有个拍摄计划生育执行情况的项目,其中几张照片被收录进了《底片》一书,画面很震撼。只记得侯登科最后没法承受拍摄时的痛苦,将这个项目终止了。令人唏嘘。我觉得这类项目只要具备了基本的摄影功底,是超越摄影或艺术本身的。

陕西群体等人和相关媒体,在1988年搞过一个中途夭折、规模宏大的摄影比赛展览,名为《艰巨历程》,收录有社会各界人士拍摄的跨时30多年的中国照片,涵盖诸多事件。如果里面内容真如《底片》所说,那我觉得这个展览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一次纪实摄影展,超越摄影本身,超越陕西群体自身的一个展览。希望能够名副其实吧。

在网上搜索这次展览信息,已经只能管中窥豹。最近举办过一次《艰巨历程》30周年纪念活动。新老图皆有,看样图,这次30周年纪念大会似乎将为曾经的老人和当代的新艺术家们进一步奠定和巩固江湖地位,必将是次成功的,团结的大会,此处需要鼓掌!

结束语:侯登科等人接受了世界摄影先进理念的洗礼,审视反省自身,勇敢及时转向,寻求突破旧有窠臼。但可惜的是,无论是大众,还是摄影爱好者或圈内人,还有部分仍停留在他们转变前的审美水平。

“摄影,是很主观个人的事情啦 ^_^” “好吧………………………………”

Comments

2017-10-09